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游九华山

九华八百寺,悠然听晚钟。

李白高吟处,浮云绕碧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赖少其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摄影:冯志华

祇(qi)园寺,原名祇树庵,又名祇园禅寺,是全国重点寺院。与甘露寺、百岁宫和东崖禅林合称九华山四大丛林,为禅宗法系。坐落于九华街东北、东崖西麓 、迎仙桥东;始建于明代,清代多次重修和增建,规模宏丽,为九华丛林之冠,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寮之一。整个建筑依山就势,鳞次栉比,布局紧凑,层次分明。
据说因为释迦牟尼在世时居住的地方既不是寺,也不是院,而是精舍或园,所以易名祇园,或称给孤独园,现代一般称为祇园寺。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祇园寺是九华山宫殿式与民居式组合规模最大的寺院,由灵官殿、弥勒殿、大雄宝殿、客堂、斋堂、库院、退居寮、方丈寮、光明讲堂及藏经楼等10座单体建筑组成,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。寺院中不时可见黛瓦、天井、马头墙,木雕这些鲜明的徽派建筑特点。祇园寺巧用地势,高低错落,回环曲折,结构精妙,气宇轩昂。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该寺按山门——天王殿——大雄宝殿——其他配殿的传统格式布局,依山就势,曲折多变。首先是其山门、天王殿偏离大殿的中轴线,因地形而异,作45°角转折,渐次升高;其次,配殿以大殿为中心,去规整而散置,采用民居形式,设计新颖大胆,重点突出实用功能。寺前有古板长道,石板上刻有古钱和莲花浮雕,以此为引导,进入寺内。

山门坐北朝南,双层飞檐翘角门罩,龙头高挑。门内正中供奉护法“灵官”神,两厢威立骑虎的“哼”、“哈”二将。由一进山门殿穿过高墙耸起的庭院,即入二进亭阁式重檐方殿——天王殿。殿中央前供弥勒佛,背面供韦驮,两侧立有四大天王,气氛森严。天王殿和山门殿在同一水平线的台基上,但天王殿的殿基则人为抬升了0.5米,殿后的“入庄严境”的院墙基础又自然抬升1米,由此再转折方可从侧面步入再度升高2米的第三进的大雄宝殿。大雄宝殿是祇园寺中心所在,坐东向西,面朝化城寺。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寺门门楼宽五间,高三间。门头三层廊檐,覆盖金黄色琉璃瓦,飞檐高挑,檐角龙头伸头吐舌,有行云之势。梁栋雕饰彩绘,精致异常,有玄奘取经、水漫金山、渭水垂钓等神话故事。门额墙壁上,镶嵌着白底青花图案组成的“祇园禅寺”寺名瓷匾。寺院全部建筑分布在四层台基上。
第一层台基高五米,坐落着灵官殿、弥勒殿、客堂、齐堂和退居寮。其中称天王殿。中间靠龛内端坐“笑口常开,大肚包容”弥勒佛,“一钵千家饭,孤身万里游”,是他的两句偈语,两侧是四大天王塑像。
第二层台基高二米,筑大雄宝殿。大雄宝殿高35米,阔25米,进深19米。檐间有“大雄宝殿”四个大字,下层檐下也悬挂“大雄宝殿”金字,在金黄琉璃瓦顶上的正脊、水线上都饰有堆花彩瓷的天王、罗汉像、或动、或静、或坐、或行,形态各异。狮、獬等“厌胜”物列于其间,殿脊、水线两端均饰以青花细瓷的鱼龙正吻,飞檐四角悬有八双镂空花蓝,檐下有17处雕花斗拱,交相辉映,富丽堂皇。
大殿中央正面供奉有高约12米的三尊大佛,其背后有一组群像,高30米,宽7米,塑的是起伏的山峦和波涌的大海,称为“海岛”,上有各种人物、动物塑像,神情活现。它的后墙和南墙的佛龛都筑在岩石上,堪为因地制宜的又一杰作。
第三层台基高六米,有方丈寮和库院。
第四层台基高三米,为敞厅两层楼的光明讲堂。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寺院由灵官殿、弥勒殿、大雄宝殿、客堂、斋堂、库院、退居寮、方丈寮、光明讲堂及藏经楼等10座单体建筑组成,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,余皆民居式建筑。全寺殿宇层层叠叠,迥旋曲折,结构精巧,气势磅礴。其中最有特色者是灵官殿,它是中国佛道融合一个文化象征。
从寺院构造上来看,祇园寺第一进殿堂不是天王殿,而是灵官殿。龛内站立灵官,周身金黄铠甲,赤面红须,圆睁怒目,大张嘴巴,额头上还有一又小眼睛,据说是“三眼能观天下事”。右手高举钢鞭,左手攥拳,作械门姿势,形象十分威猛。神龛左右为哼哈二将,均是怒目圆睁的赳赳武夫,如临大敌。灵官塑像出现在佛士殿堂,大约是金元以后的事。金元时,全真的创立者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。他说:“儒门释户道相近,三教从来一祖风。”又说:“释道从来是一家,两般形貌理无差。”道教的神给佛教看门,原因即在于此。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从大雄大殿对面的回廊前进,有法堂、斋堂、方丈寮、衣钵寮、大寮、小寮,楼下有禅堂、新戒堂等殿堂。由此可见祇园寺规模之大。殿后为僧人起居的各种家房和附属建筑。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祇园寺东侧是藏经楼,楼内珍藏稀珍经书。其中《龙藏》,全称《乾隆版大藏经》,又名《清藏》,完成于清高宗乾隆三年(公元1738年),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,全藏共收经1669部,7168卷。祇园寺寺内有大小100余尊菩萨雕像。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九华胜景之祇园禅寺

三尊佛祖,静观事变;十八罗汉,闲看人忙。

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谢;

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

转载自九华畅游公众号

发布者:陈鹏,若不详尽请联系本人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iuhua0566.com/uncategorized/9467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年7月21日 上午9:37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24小时电话

18656613325

微信Chat